您当前所在的位置: JN江南 > 新闻中心 > 公司新闻

新闻中心

News

分类>>

“老年歧视”不能成了运动行业惯例

2024-08-14 03:50:50
浏览次数:
返回列表

  “老年歧视”不能成了运动行业惯例原本退休想锻炼 结果年龄“过了线”……记者走访多家运动场馆发现,一些场馆对老年人设置了年龄限制,其中包括部分健身房、游泳馆和滑雪场等。限制一般设置在60岁至70岁,有的甚至降至55岁或50岁。(1月22日《工人日报》)

  随着人口老龄化,而老年人有时间,也重视健康,这让越来越多的老年人活跃于各类运动场馆。像健身房、游泳馆等就是老年人经常去的地方。然而,一些运动场馆却将老年人“拒之门外”。

  随着医疗条件、生活水平的提高江南体育官方网站,人均寿命也在逐年提高,越来越多的老年人虽然到了较大年纪,身体条件却仍然较好,他们参加一些诸如体育、旅游等活动,并不会比一些年轻人有更大的风险。如在2020年,放宽了小型汽车驾驶证申请年龄,取消了小型汽车驾驶证的70周岁申请年龄上限,就是考虑到越来越多的老年人的身体条件也符合安全驾驶要求。

  商家拒绝超过70岁等年龄段的老年人入内,还涉嫌违法。消费者权益保第十六条规定:“经营者向消费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,应当恪守社会公德,不得设定不平等、不合理的交易条件。”体育法总则第五条规定:“国家对未成年人、老人、残疾人等参加体育活动的权利给予特别保障。”

  针对越来越多的投诉,北京体育主管部门回复称,目前,本市无相关政策规定60岁及以上老人不可进入体育场馆,对年龄的限制属于场馆自主经营行为,主管部门无权干涉。可企业的自主经营权不能以剥夺消费者权利为前提,企业的自主经营权也是有边界的,而不能任性,企业不能歧视特定消费群体。

  值得注意的是,商家进行“老年歧视”,因此被诉、被罚的却很少。对“老年歧视”、年龄歧视要正视了。此前,就有游泳馆因“老年歧视”被诉,对所有商家都具有警示意义。相关部门对于“老年歧视”要引起重视,更不能袖手旁观、听之任之。

  运动场馆不能“拒老”要“适老”。要更好维护老年益,对于侵犯老年益的行为,要零容忍,加大打击力度,还要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等。另外,也要加强运动场馆的适老化改造,要为老年消费者购买保险、签订告知书等,更好满足老年人等特殊群体的特殊要求,这与商家的长远利益也相契合。最近几年,国内多地已开启健康养老的探索,符合老年人身体特点的健身场所正拔地而起。

  当然,也要正视一些运动场馆的顾虑,比如,有的是出于安全考虑,怕老年人在运动时发生意外而因此担责;有的场馆缺乏专门应对老年群体的设施或服务;当前市场上在售的部分运动意外险,其承保年龄往往被限制在65岁以下,保险类产品的缺失也是一些运动场馆设置“年龄门槛”的重要原因。

  要消除老年歧视,让老年人活得更有尊严,能够“优雅、体面地老去”,应该引起全社会的重视,形成全社会合力,加快构建老年友好型社会,推进适老化改造,让这个社会对老年人更加友好。

href=""

搜索